2019年陜西將從10大領域開展環保工作
2月15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在西安召開。會上,生態環境廳廳長馮振東表示,2018年我們全面實施“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四場保衛戰,積極助推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深入倡導全社會共享共治,扎實推進中省環保督察整改,持續加強全面從嚴治黨,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汽車線束絨布膠帶
2019年,陜西省將圍繞提升“五個能力”,完善“十項機制”,開展“十大整治”,協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環境治理有更好效果、生態環境有更大改善。
2019年聚焦的五大領域主要包括: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服務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建設清潔宜居美麗新農村。努力提升生態環境安全保障能力、生態環境監測能力、生態環境科研創新能力、生態環保宣傳引導能力、拒腐防變的能力。
作為生態環境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大整治”分別為:
一是秦嶺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圍繞礦產資源開發、違規建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秦嶺區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大聯合執法力度,推動區域生態修復。
二是清潔能源替代專項整治。在關中地區整村推進農村居民、農業生產、商業活動燃煤(薪)的清潔能源替代,采取以電代煤、以氣代煤,以及地熱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替代。
三是工業污染治理專項整治。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重點工業污染源全部安裝在線監控設施。
四是“散亂污”清潔化改造專項整治。關中地區全面完成“散亂污”企業及集群清潔化改造。繼續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散亂污”企業動態管理機制,以“污”為主實施分類處置。
五是高排放柴油貨運車、非道路移動機械專項整治。開展清潔柴油車、清潔柴油機、清潔運輸和清潔油品行動。淘汰營運柴油貨車和燃氣車輛6.5萬輛。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
六是排污口和污水處理設施專項整治。持續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實現入河入庫入湖排污口監管全覆蓋。2019年底,城市、縣城建成區全部封堵入河直排口,杜絕污水直排現象。強化不達標斷面及水質惡化斷面治理。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七是集中飲用水源環境問題綜合整治。開展市級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回頭看”,2019年底完成縣級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全部建成市級備用水源或者應急水源。
八是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專項整治。開展涉危險廢物違法犯罪活動大檢查,持續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行為,完成76個固廢堆存場所的清理整治。
九是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專項整治。堅持種植和養殖相結合,就地就近消納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
十是污染耕地治理和受污染地塊專項整治。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集中的區域嚴格執行重點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開展重度污染耕地種植結構調整。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效果綜合評估試點。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改造工作。
- 上一篇:美國市場回收瓦楞紙箱每噸不足400元人民幣 2019/2/19
- 下一篇:污染防治市場需求預計超四萬億 2019/2/19